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办经过哪些地方(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办经过多少年)


来源丨中国电影新闻正文张思涛

编者按:2021年是中国金鸡奖颁奖40周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30周年。我们刊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于2021年5月召开的《在庆祝中国金鸡奖四十周年暨第30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纪念。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办经过哪些地方(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办经过多少年)

时光飞逝。金鸡奖已举办40周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即将举办第30届。我为金鸡百花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高兴,也为自己在金鸡百花的旗帜下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感到非常荣幸!我愿借此机会回顾一下“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创办历程。

研讨会现场

众所周知,电影“百花奖”是在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大众电影》杂志社于1962年创办的。由观众投票选出的“百花奖”曾于1962年、1963年举办过两次,1964年因故暂停,“四国”灭亡后恢复。第三届会议于1981年举行。

同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伟大路线的感召下,中国电影家协会创办了中国电影“金鸡奖” ”于1981年,其中以专家评价为特色。

40年前的今天,1981年5月23日,首届“金鸡奖”和第三届“百花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杭州同时举行。

中国电影家协会当时决定,每年同一天(5月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出版纪念日)在全国范围内举行金鸡奖、百花奖颁奖典礼。这就是中国当代电影史上著名的“双奖大会”,也俗称“中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典”。

1981年至1991年,中国电影“双奖大会”在杭州、西安、福州、济南、成都、北京、武汉、深圳等八个城市举办了十一届(其中1986年、1987年在北京举办了三届) 1991年),中央电视台曾经拍摄的纪录片留下了史称“双奖大会”的绚丽风采和空前盛况。

1987年9月,我从中宣部文艺局派到中国电影家协会兼职支部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从1989年春开始,原分管“双奖”的电影家协会秘书处秘书张庆调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电影出版社社长、电影协会党组(党的临时领导小组)、书记处决定由我负责金鸡百花“双奖”颁奖工作。从此,我与“金鸡百花”的缘分就开始了。

当时影协员工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办一场,一年办一场”。这客观说明了“双奖”活动在影协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任务繁重。

我在中国电影家协会工作近15年(1987年-2001年),负责“双奖”工作13年。我具体主持了1989年、1990年、1991年三届“双奖大会”,1992年至2001年共十届“双奖大会”。特别是1992年,按照广大电影工作者的要求,在电影协会支部党组和秘书处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主持将一年一度的“双奖大会”发展成为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

为什么要在金鸡百花“双奖大会”的基础上创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原因很简单。是顺应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深化改革开放的潮流,推动中国电影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回应当时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强烈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电影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观众。中国电影开始走向世界,并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当时,广大观众和电影界人士中也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举办电影节?

1984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了《国际电影节概况》一书。书中介绍,自1932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意大利威尼斯创办以来,到1982年底,世界各地已经出现了各种电影。国际电影节有300多个,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举办数十个各类电影节。电影节已成为人类文化交流最重要、最广泛的形式之一。一。但当时中国还没有电影节。这是事实。

我曾在1986年北京展览馆举行的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颁奖典礼上听到著名导演谢晋的大声疾呼,他认为中国缺乏电影节与我们伟大国家的形象不相容。和民族。他呼吁在金鸡奖、百花奖“双奖大会”的基础上,建立我们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电影节。

著名影评人、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处秘书罗以军1986年8月在《大众电影》杂志头版发表文章,题为《中国为什么没有电影节?!》。罗翊君指出,电影节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数据库。电影节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加强电影与观众联系的纽带。中国电影节的迟来障碍主要是“左”的文化观念和影响。

他说,1981年,在金鸡百花奖颁奖典礼上,一些电影界的前辈讨论了在“双奖颁奖典礼”的基础上举办中国电影节的想法。他认为,举办中国电影节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是时候尽快揭开中国电影节的神秘面纱了!谢晋的呼吁和罗以军的文章代表了当时广大电影工作者和电影观众的心声。

就在这个时候,我接受了负责“双奖”工作的任务。应该说,从接受这份工作的那天起,我就感受到了肩上的压力和使命,这迫使我认真思考如何适应时代和形势的要求,如何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号召电影工作者的心声,“双奖大会”如何向前迈出一步,成为中国特色的电影节?

但在我负责“双奖”的前两年,我没能实现这个目标。 1989年是我负责“双奖”的第一年。当年,原定于“5月23日”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双奖大会”。但筹备期间,北京发生“风波”,新疆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鉴于当时的严峻形势,建议中途暂停“双奖大会”。这是“双奖”史上唯一一次奖品“送到家门口”。 1990年与湖北省文联合作在武汉举办“双奖大会”。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情况并不理想。

1991年是“双奖”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那年夏天,我国东部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7月至9月,中国电影家协会全力以赴在北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中国电影产业救灾演出”。 “慈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耽误了当年“双奖大会”的筹备时间。

不过,经过我们影协的艰苦努力,紧急动员,周密策划,精心组织,影协最后一次为期五天的“双奖大会”终于于11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举行。而我们有意识地把这次“双奖大会”作为从“双奖大会”到“电影节”的一个伏笔和实验。

我在会前的协会干部动员大会上宣布:“我们要把今年的‘双奖大会’打造成电影节的雏形,从明年开始正式举办电影节!”

具体来说,我们在本届“双奖大会”上特别增加了“电影展”和“学术研讨会”两大领域,并举办了“国内新片展”、“港台电影节”等多个电影节和节目”。 “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研讨会”、“两岸及港澳电影艺术家座谈会”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也发扬了“双奖”联系群众的传统深入生活,组织参会人员参观“社会主义房山斗店村是‘新农村’先进典范”。

随后有媒体评价:“为期五天的活动,日程紧凑,丰富多彩,气氛热烈。” “这次双奖活动开辟了未来的新模式,即以颁奖典礼、新电影节、学术交流、两岸电影节的发展方向,融合两岸交流”以及港澳电影业。”

应该说,当时中国电影家协会的领导班子还不够健全。 1990年后,石方宇、苏云、罗一军、张清等协会老领导陆续退休。新任市委书记因健康原因上任一段时间,主要在家休息。广西厂厂长高洪虎于1991年10月调任中国电影协会,担任支部党组副书记、秘书处常务书记,实际主持电影协会日常工作。

当时,高洪虎刚刚在广西工厂拍摄完传记电影《周恩来》。该片在电影界引起热烈反响。所以,1991年底参加“双奖大会”后,高洪虎就向我们提议1992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双奖大会”。当时的《大众电影》杂志社杜社长,也是我“双奖”工作的主要帮手之一)都表示同意。

1992年1月、3月(春节前后),高洪虎带领我和崔伯权两次到广西南宁,与自治区有关领导洽谈合作举办“双奖”事宜。我们会见了广西自治区副主席李振前、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周敏珍等地方领导。他们一致同意与中国电影家协会合作举办当年的“双奖”活动。李振干副主席还专门提出在桂林举办。

在此期间,我向高洪虎提出了从当年开始正式将“双奖大会”发展为“电影节”的想法,并建议将电影节命名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高鸿虎完全同意。

当我们向广西有关领导提出这个想法时,李振前等人一致表示赞同和支持。桂林市市长、副市长袁凤兰、林冠华对桂林能够举办“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感到格外兴奋。她两人相信,这将成为桂林市继抗战时期全国进步文化人士聚集的“桂林文化城”之后的又一历史事件。

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领导和广西自治区有关领导讨论、筹划的意见,我经过两次广西考察后起草了《关于举办“92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请示》,回到北京。 1992年4月1日以电影协会支部党组、秘书处名义报中国文联党委并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电影家协会请示明确指出:“一年一度的电影‘双奖大会’被誉为我国电影界的盛典,举办十一年来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电影界多次呼吁在“双奖”的基础上举办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节,特别是近年来,“双奖”发布会实际上已成为一系列融电影于一体的活动展览、颁奖、学术研讨、国内外交流,已经具备了电影节的雏形。因此,计划从今年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报道还称:“电影节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文艺‘双向’方向和‘双百’政策,发扬‘双奖’活动特色,将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内容逐步丰富,已成为集电影展览、颁奖、学术研讨、国际交流于一体的中国特色大型群众性电影文化活动。

报告提交后,我回到中宣部文艺局,就中国电影家协会拟推出“中国金鸡奖”的计划与文艺局领导作了更详细的汇报和交流。那年的百花电影节。于是,很快,中宣部于4月3日3月20日批复了中国文联《中宣函(1992)34号》,同意中国电影协会主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宣部批准下达后,我们从5月到10月紧锣密鼓地筹备电影节的各项前期颁奖和后期活动,包括今年百花金鸡奖的评选。电影节组委会、执委会及各工作组成立并分头开展工作,包括为北京、上海电影节“筹款慈善演出”,筹备电影节在北京、广州的巡回放映,并征集电影节的相关资料。确定电影节歌曲、电影节会徽、电影节会旗。 ETC。

经过中国电影家协会、广西自治区、桂林市的精诚合作和共同努力,首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于当年11月1日至7日在桂林举办,并取得圆满成功!这实际上成为自1949年以来我国举办的第一个电影节。

我国自1949年之后已有40多年没有举办过电影节,但到了1990年代初,突然兴起了四五个国家级电影节,其中包括1992年推出的中国长春电影节、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等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珠海两岸暨香港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但仅举办过两次。

从举办时间来看,由于场地气候的原因,长春电影节比金鸡百花电影节稍早。不过,考虑到百花奖、金鸡奖和“双奖大会”的历史,电影界普遍认为,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电影节。

本届电影节举办了以下活动:电影节开幕式;首届海峡两岸及香港电影观影展;首届金鸡国际电影节;第十二届金鸡奖、第十五届百花奖颁奖典礼;第十五届“百花奖”庆典大会;纪念毛主席诞生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讲话》;海峡两岸及香港电影艺术家研讨会;第七届中日电影文学研讨会;第十二届金鸡奖学术研讨会;与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座谈会;电影艺术家和企业家社交活动等

此外,还组织了中外电影艺术家与观众见面会、文艺演出、深入群众走访、故事征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来自全国各地电影界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届电影节。香港和台湾的电影界代表团前来参加电影节,其中包括日本、法国、俄罗斯、波兰、摩洛哥、越南、瑞士、匈牙利和美国的代表。来自西班牙、西班牙等十个国家的电影界代表携24部影片参加“首届金鸡国际电影节”。此外,包括港澳台媒体在内的全国各地近300名记者参与了电影节的宣传报道工作……

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三十年,但第一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许多难忘场景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比如:漓江畔、叠彩山下,融合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民族风情,是一场集歌舞、蒙太奇电影手法于一体的露天开幕晚会。晚会编导苏书阳曾自豪地称其为“环境艺术”的杰作。

电影节开幕式嘉宾包括白杨、谢天、孙道临、田华、陈强、朱溪娟、刘晓庆、斯琴高娃、达世昌、古月、李仁堂、葛优、王玉梅、王铁城、许幻山、王扶黎、陆奇等“走出银幕”的老中青三代电影明星,站成一长排,面向各族观众,集体亮相,代表电影艺术向人民致敬。

首届“海峡两岸及香港电影新作观影展”汇聚了12部大陆电影、5部香港电影、6部台湾电影。海峡两岸电影首次与香港电影同场放映。打破40多年来的孤立,提出完整的“中国电影”概念,著名导演郑东田发表电影展开幕致辞。第一句话就是:“多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

“金鸡国际电影节”首次让“金鸡百花”成为国际电影文化交流的平台。各国难得一见、风格各异的电影,让热情好客的江城居民高兴得彻夜不眠。国际电影节似乎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打开窗户,人们就能看到窗外灿烂的星光。

颁奖典礼星光璀璨,历届“百花奖庆典”获奖者载歌载舞,电影艺术家与工农兵的聚会更是热闹非凡……

与此相比,桂林电影节还有很多相对“平静”的地方,比如:《讲话》五十年学术研讨会、中日电影文学研讨会、金鸡奖学术研讨会等发表影评。专家、理论家自豪地说:我们这里不是电影节最热闹的地方,但却是文化含量最高的地方。

第一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感人场面有很多,在这里很难一一回忆。两年后,即1994年3月,在负责了三年的“双奖大会”和两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之后,我试图对自己的工作经历做一些理论上的总结。我写了一篇文章《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回顾与探索》,发表在1994年的《中国电影家通讯》第三期上。

在我的文章中,我认为,20世纪60年代创建的“百花奖”和80年代创建的“金鸡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 “金鸡”与“百花”的结合,甚至“金鸡”、“百花”、“华表”三个奖项并列,也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愧是伟大的中国电影界的创作。

“百花奖”是根据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于1962年创办的。它体现了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群众路线”的价值观,提出了“评判文艺作品质量的最高标准”。是时代的要求。

“金鸡奖”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针下产生的。它是20世纪80年代初深入“改革开放”的必然产物。 “金鸡奖”的宗旨是“学术、争论、民主”,强调“艺术规律”和“艺术民主”的重要性,与“十七年”期间一些“左派”观点相冲突。无视艺术规律,以政治取代艺术。文艺思潮完全不同,特别是与“文革”期间以“四人帮”为代表的文化专制主义的决裂。它开创了一代潮流,不仅对电影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整个中国思想界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认为,群众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群众意见与专家意见相结合、群众路线与专家路线相结合,是“双奖大会”和未来“金鸡百强”最重要的特点和原则。鲜花电影节”要坚持。金鸡奖和百花奖(包括后来的华表奖)既有区别又有统一。他们必须有自己的特点和共同的目标。应多元统一、殊途同归、优势互补,形成科学合理、有中国特色的奖项。电影奖项(评论)景观。

在那篇文章中,我还总结了“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内容构成和特点、活动特色等,并强调要尽可能增加学术氛围,减少商业色彩。可能的。这些经验和观点有些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有些可能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以上是我对三十年前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创办的一些个人回忆。

最后我想说,回顾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创办历程,再回顾金鸡百花电影节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一切都归功于有党和政府的领导,有广大电影界人士的参与和支持。

还要特别感谢各级干部和影协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无私工作!

举办一个电影节是非常困难的。我至今忘不了为创办首届金鸡百花电影节而辛勤付出的影协众多同事。除了上面提到的崔伯权之外,还有潘胜利(后来担任电影协会“电影节办公室”“第一主任”);

此外,朱晓鸥、张士武、陈若英、李梦雪、于小艺、王来友、姚世全等也是《各有千秋》的主要演员,还有央视的邢德辉(据说他是首届《春晚》导演)也参加了桂林电影节的开幕式和颁奖典礼。

当然,我们还要特别感谢三十年来以广西(桂林)、广州、长沙为起点,与我们真诚合作、做出无私奉献的各国领导人和朋友。一路贡献!

标题图片: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典礼现场(作者为中国电影家协会支部党组成员、秘书处书记。本文为作者于202年撰写)

鸿篇巨制取材于现实的例子(鸿篇巨制的制)
上一篇 2024-03-26 13:00:56
长津湖之水门桥正式官宣(长津湖水门桥百度百科)
下一篇 2024-03-26 13:23:27

相关推荐